Country / Language
Change country
Choose another country or region to see content specific to your location.
Select your language
出版物

一絲希望—能源展望2024年

通往零排放未來的道路日益狹窄,但尚未偏離軌道。
17 May 2024
通往零排放未來的道路日益狹窄,但尚未偏離軌道。 一絲希望—能源展望2024年 通往零排放未來的道路日益狹窄,但尚未偏離軌道。 執行摘要 1 偏離軌道? 在有史以來最炎熱的一年背景下,巴黎協定的COP28總結會議提供了一個悲觀的景象,似乎能源轉型偏離了軌道。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尚未)。在俄羅斯入侵之後,我們看到能源轉型逐步加速,政府的干預力度增強,能源效率提高,二氧 化碳排放減少。 出現了一些亮點:中國在能源轉型中扮演重要角色,投資顯著增加,技術成本繼續下降,清潔能源越來越具競爭力。 2 亮點改善情景 這些亮點轉化為改善的情境。隨著中國轉向清潔能源,化石燃料需求提前見頂,部署再生能源,特別是太陽能光電發電的動 能仍在持續。 先進經濟體在降低和清潔能源需求方面處於領先地位,得益於強大的政策支持。新興經濟體(不包括中國)需要承諾、政策 和資金支持。 布的政策和實施的政策之間的差距正在縮小,這也使得2050年實現零碳排放(NZE)的前景更加明確,但差距仍然很大。  因此,我們不應該犯錯誤。呼籲實施和資金支持的聲音一如既往地高亢。 3 再生能源展望 2023年是再生能源容量增加創紀錄的一年。持續高漲的石油和天然氣價格、能源安全以及不斷下降的成本,尤其是太陽 能,都對此做出了貢獻。此外,支持性政策舉措也有助於推動再生能源的發展動力。 中國在太陽能和風能方面增加最多的再生能源容量。對太陽能製造業的大量投資降低了當地太陽能模組的價格,提高了太陽 能的競爭力。預計中國將在2030年以及更長期的未來,增加最多的容量,直至2050年。 在我們的基本情境中,對電力的需求將強勁增長,尤其是在受經濟發展、人口增加和收入上升推動的新興和發展中國家。 特別是在交通領域,電氣化將起飛。額外的電力需求將完全由低排放能源來滿足,再生能源將成為主要的電力來源。太陽 能光電將成為最主要的電力來源。在零碳排放情景下,這些發展趨勢將更加明顯。 需要在電力行業進行大量投資,以保持電力供應的可靠性和穩定性。為了跟上再生能源的強勁增長,投資於電網至關重要, 同樣重要的是加快許可程序。  4 石油市場展望 2023年疫情後,石油市場的波動性有所減緩。短期展望更趨平衡。全球需求增長受到全球經濟放緩和針對需求的政策生效 的影響而趨於緩和。美洲地區的強勁產量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OPEC+的減產。 全球石油需求預計將在2020年代下半葉達到高峰並開始下降。更果斷的能源轉型政策,特別在歐洲和北美洲,針對車輛 電動化,是需求下降的關鍵驅動因素。需求下降將推動生產轉向低成本來源。因此,OPEC+將在較小的石油市場中增加 其份額。 因此,未來的石油價格相對於目前每桶80美元左右的水平,將大幅降低。我們預測價格將在2030年降至每桶74美元,並在 2050年進一步降至每桶60美元。雖然在地緣政治衝突升級的情況下,波動性仍然存在。然而,大幅上漲的風險較低。 在零碳排放(NZE)情景下,由於更為激進的能源轉型政策,尤在新興市場經濟體中,石油需求將更加迅速下降。石油生產將 更加集中在資源豐富且營運成本較低的國家,進一步提高OPEC+的市場份額。石油價格可能在2050年降至每桶25美元。 5 天然氣市場展望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緊張壓力之後,2023年天然氣市場逐漸重新平衡。美國的天然氣價格年比下降68%,亞洲下降 39%,歐洲下降54%。 我們預計全球天然氣需求很快將達到高峰,到2030年將下降7%,到2050年更將下降42%。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將在2030年 前降低天然氣在能源供應中的份額,並逐漸在建築和工業領域減少使用。 預期亞太地區、中東和非洲的天然氣需求將在2030年之前增長,然後開始下降。美國和歐洲的天然氣需求在中長期內預 計都將下降。 預期俄羅斯將在2050年成為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國,而目前最大的供應國是美國。但俄羅斯的供應量將減少近40%。全球 液化天然氣的過剩使俄羅斯在向非歐洲市場實現多元化方面選擇較少。中東仍然是最大的近期供應增長來源。 天然氣價格在三個地區(美國、歐洲和亞洲)均呈下降趨勢。全球天然氣市場繼續適應俄羅斯天然氣管道供應到歐洲的損失, 天然氣價格將在2020年代中期之前保持較高水平。這對其他進口地區的價格產生了連鎖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