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仍面臨衰退風險。
政治局勢
民意強力支持政府各項社會與經濟政策
2020年一月選舉,蔡英文總統以壓倒性勝利順利連任,同時民進黨也保住國會多數席次。選舉結果給予政府強力民意支持,推行各項政策以改善社會安全、平價住宅與基礎建設發展。蔡政府也致力扶植民間策略性產業,例如再生能源科技和數位連結。
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關係仍然是這個小島最主要的政治議題。面對傾向獨立的現任台灣政府,北京減少兩岸高層往來,並在雙邊關係立場上更趨強硬。不過截至目前為止,台灣政府一直避免採取任何可能激怒北京報復的行動。
經濟局勢
2020年GDP成長率下滑,但經濟基本面良好
台灣經濟以出口為導向(集中在電子與電腦設備、基本金屬與塑膠),商品及服務出口佔GDP比重超過70%。電子/資通訊產品出口則佔總出口約33%。台灣已極度參與全球供應鏈,中國大陸(包括香港)分別佔台灣進出口的40%和20%。
2020年初,中國針對數個城市封城,阻礙商品及服務輸入台灣或從台灣輸出,結果導致下游生產延宕,上游原料供給不足,特別是電子/資通訊產業。冠狀病毒大流行依舊影響全球供應鏈中斷和降低整體需求,衝擊台灣出口,預計2020年台灣出口將萎縮6%以上。商業投資疲軟和生產放緩對固定投資增長造成壓力。
儘管台灣迄今已設法減緩冠狀病毒在國內蔓延,但內需受到私人消費放緩(也歸因於失業率上升)的負面影響。 全面的旅行禁令已阻止旅遊業的湧入。
目前,預計到2020年GDP將萎縮0.5%左右,如果全球經濟和金融下滑幅度更大,持續時間更長,則不能排除進一步萎縮。
當局已採取各種措施支撐經濟。截至4月初,政府宣布兩項刺激政策,總值350億美元,以協助陷入困境的企業和家庭。公共財政狀況良好,政府負債少,僅約GDP的30%,且多以台幣計價,並由境內投資人持有。因此若有需要,政府支出仍有成長空間。3月份,中央銀行四年多以來首次降息至新低1.125%,並向銀行提供6.6億美元,給予中小企業的資金流動性。而通膨溫和的情況下,萬一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散,經濟展望轉趨惡化,央行仍有降息餘裕。
健全的公共財政和非常穩固的外部財政狀況(低外債,大量經常賬戶盈餘和充足的外匯儲備)為台灣提供了一定的彈性。 但是,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效應遞延,與中國大陸的政治緊張局勢升級、台灣海峽兩岸的貿易高度依賴,會對於經濟有下行風險。 另外,與美國的高貿易順差使台灣容易受到華盛頓採取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的影響。
公司破產上升
由於全球和國內經濟下滑,電子/資通訊產品,耐用消費品零售和服務(酒店,餐飲,旅遊等)產業的信用風險和業務已受影響。外部需求的進一步惡化或對出口產業(主要是電子/資通訊產品)的企業利潤形成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