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 / 語言
更改國家/地區
選擇其他國家或地區,查看關於您所在地區的內容。
选择您的语言
出版物

新加坡國家報告2020

經濟緊縮將導致企業破產的急劇增加。
21 Jul 2020
全球貿易下降、持續的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來自中國的需求減少以及全球ITC產業下行周期對新加坡經濟產生了直接影響。 新加坡國家報告2020 經濟緊縮將導致企業破產的急劇增加。 [Asset Included(Id:1435207770131;Type:AT_Media_C)] 政治局勢 政治安定             新加坡1965年獨立至今,人民行動黨(PAP)是該國唯一的執政黨。PAP政策親商,但以西方標準而言,對個人自由過於限縮。在野陣營分裂且勢力薄弱,少有機會面對民眾展現實力。2015年九月的大選中,PAP得票率近七成,拿下國會89席中的83個。 新加坡人口包括華裔(77%)、馬來裔(14%)、印度裔(8%)和其他族裔(1%)。所得分配相對平均,且種族衝突極少,和鄰國馬來西亞呈現強烈對比。國安方面,最大潛在威脅來自國內或海外伊斯蘭極端分子的恐怖攻擊。 經濟局勢 儘管有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措施,預期2020年仍陷入衰退 作為一個城市國家,新加坡是東南亞的運輸與金融樞紐。雖然以小國而言,新加坡的經濟發展堪稱多元,但也因為高度仰賴國際貿易、與亞洲供應鏈的緊密整合,加上偏重製藥與電子等特定產業,經濟發展存在一定的脆弱性。 從2019年起,全球貿易量下滑、貿易政策變數未除、來自中國的需求減弱,加上全球資通訊產業不景氣,都對新加坡出口導向經濟產生立即性衝擊。高價科技產品的出口量減少,尤其是輸往中國進行組裝的中間產品更為明顯。2019年經濟成長率下跌至0.7%。 全球新冠疫情自2020年初以來已對經濟活動造成嚴重衝擊,包括供應斷鏈、外部需求惡化、以及今年上半的嚴峻情勢導致一整年訂單預期會下滑13%以上的幅度。世界各地的封城,工業生產在今年預期會下滑2%。在新冠病毒的傳播下,政府隨後控制疫情的措施與旅遊業的停滯持續傷害國內需求。新冠疫情在新加坡本土的蔓延仍對於經濟造成下行風險。 在2020年2月到5月之間,政府展開了一系列措施,總額達到930億新幣(670億美元),或為GDP的19%,專門用以支撐經濟,於就業支持計畫、協助公司改善現金流,包含擴大工資補貼,自僱者的現金支出補貼和低收入工作者的支出增加補貼。 對於受影響最大的行業,將給予財產和稅收減免,以及針對中小企業的各項支持措施和貸款。 除此之外,新加坡央行已進行放鬆其貨幣政策以穩定經濟。 儘管進行一系列綜合措施,預計新加坡的GDP到2020年還是會減少 6%,甚至更多。 經濟下滑的程度主要取決新冠病毒在全球的進一步擴散,以及新加坡經濟及其主要貿易夥伴的經濟在反彈開始之前所受到 衝擊的時間和深度,還有來自金融市場的其他溢出效應。然而,就主權風險,總經基本面和充足的外匯儲備來看,這個城市國家仍然是世界上最強健的國家之一。 鑑於未來幾個月可能會遏制新冠病毒疫情蔓延,這些刺激經濟政策與被壓抑的需求預將幫助2021年GDP反彈約7%。 公司破產急劇上升 雖然政府支持企業的措施會產生正面效果,企業破產數仍將在2020年持續上升。面臨最大衝擊的是服務業(特別與旅遊有關的產業、旅館業和食品服務業)、耐用消費品零售產業和營造業。 服務生產行業在2020年第一季度已較上一季度收縮超過15%。 由於住宅和商業建築產量下降,2019年營造業破產率已經增加5%。 由於缺乏建案,競爭加劇以及人工和租金成本上升,中小型承包商尤受現金流緊張和利潤率下降的衝擊。在2020年第一季,營造業產出比例上一季度萎縮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