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和北非 (MENA) 地區在過去兩年就像是航行在波濤洶湧的水域中,但地平線已露出曙 光。雖然加薩戰爭仍在持續,但以色列已與黎巴嫩真主黨和伊朗達成停火協議,降低了區 域衝突升級的風險。胡塞武裝對紅海航道和亞丁灣沿線船隻的攻擊頻率較先前降低,但目 標更為明確。繼 2022 年油市繁榮後經歷一段溫和期,石油生產正在復甦。而通貨膨脹趨 緩和利率下調將刺激整個地區的家庭支出。因此,中東和北非地區的實際 GDP 成長預計將 幾乎翻倍,從 2024 年的 2.0% 增加到 2025 年的 3.3% 和 2026 年的 3.8%。不過,該地區 仍然分化,無論是在地緣政治意義上還是在經濟成長潛力方面。若與伊朗恢復核協議談判 失敗,可能導致以色列和美國重新採取軍事干預,尤其考慮到伊朗剩餘核能力和野心的不 確定性。在經濟方面,石油出口國和石油進口國面臨不同的挑戰。石油出口國將居於上 風。隨著石油減產措施的轉向,這些國家將繼續投資於經濟多元化。對這些國家來說,關 鍵問題是這一勢頭能否在 2027/28 年後油價進一步下跌時得以持續。相反地,高度負債的 石油進口國財政空間有限,難以進行促進成長的投資。財政改革是必要的,但持續的社會 動盪阻礙了改革的推進。
中東和北非地區正準備迎來顯著的經濟復甦 – 其成長速度將超過世界上任何其他地區。 在 2024 年至 2026 年間,實際 GDP 成長預計將近乎翻倍,達到驚人的 3.8%。雖然這 一飆升在很大程度上與石油市場動態有關,但它也凸顯了中東和北非地區對外部衝擊的 韌性。該地區受全球貿易緊張局勢的影響最小,且其後院衝突地區的外溢效應仍然受到 控制。
在海灣合作委員會國家,非石油成長強勁且由改革驅動,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引領該集團雄心勃勃的多元化發展努力。雖然油價趨緩,但政府仍保有財政空間繼續投資,這得益於低公共債務、規模可觀的主權財富基金以及持續努力開拓非石油收入來源。即使區域動盪加劇,該地區做為避風港的聲譽依然不受影響。不斷成長的外國直接投資為其轉型議程提供了額外的財政助力。
相形之下,中東和北非地區的能源進口經濟體正經歷更為循環性的、由消費帶動的復甦,這得益於較低的油價、緩和的通貨膨脹以及下降的利率。不過,有限的財政空間、宏觀經濟失衡和政治不確定性阻礙了投資,而社會經濟緊張局勢則阻礙了改革。釋放更強勁成長需要有利於成長的財政改革和更強有力的政策框架。摩洛哥提供了一個有前景的模式,將漸進式的財政整頓與公私合作夥伴關係相結合,以促進策略部門的投資。埃及可以仿效,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支持的宏觀經濟穩定與雄心勃勃的私有化計畫相結合。
經濟成長速度加倍: 2024 年至 2026 年間,中東和北非地區的實際 GDP 成長率將 幾乎翻倍至 3.8%(圖 1 和表 1)。這種預期的成長幅度遠強於世 界上其他任何地區。雖然這符合該地區新冠病毒大流行後所呈 現的特別波動的經濟成長模式,但它也凸顯了中東和北非地區 對近期外部衝擊的顯著韌性。
由於中東和北非地區擁有全球大部分的石油和天然氣產量,碳氫化合物市場的發展在經濟成長的波動中扮演重要角色。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沙烏地阿拉伯正 引領這一趨勢。後者繼續實施其雄心勃勃的 2030 願景策略。 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聯邦和酋長國層面都有各種多元化計畫 正在進行中。